常林钻石,中国最大天然钻石的传奇发现与传承
常林钻石(ChangLin Diamond)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颗天然钻石,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。以下是关于常林钻石的详细介绍:
1. 发现时间和地点:
常林钻石于1977年12月21日由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常林村的农民魏振芳在田间劳作时发现。
2. 重量和尺寸:
这颗钻石重158.786克拉,长17.3毫米。
3. 颜色和质地:
常林钻石呈淡黄色,质地纯洁,透明如水,晶莹剔透。
4. 晶体形态:
它的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,比重为3.52。
5. 保存地点:
常林钻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。
6. 历史背景:
常林钻石是我国继金鸡钻石发现以来的第二块超过100克拉的天然大钻石。金鸡钻石重281.25克拉,于193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乡发现,后被日本驻临沂县的顾问掠走,至今下落不明。
7. 科研价值:
常林钻石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、寻找原生矿以及研究天然金刚石形成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8. 发现经过:
魏振芳在田间松散的沙土中翻地时发现了这颗钻石,并将其上交给国家,因此她也受到了表彰,成为了举国闻名的优秀青年。
9. 地质背景:
临沭县位于沂沭断裂带上,历史上曾发生过8.5级的大地震,这使深埋地下的天然金刚石被冲击到地表,从而形成了临沭县独特的地表钻石富集带。
常林钻石不仅是中国的重要国宝,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稀有性和科研价值。哇,你知道吗?在我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常林村,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,那就是发现了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颗天然钻石——常林钻石!这颗闪耀着光芒的宝石,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还承载着无数人的好奇与向往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常林钻石的世界,探寻它的传奇故事。
一、常林村的神秘发现

1977年12月21日,一个普通的冬日傍晚,山东省临沭县常林村的农民魏振芳,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。夕阳西下,她挖完自己分的地块,准备收工回家。就在这时,她发现邻近的地头上还有一片茅草没有挖完。好奇心驱使着她,魏振芳挥动着铁锨继续挖掘。就在她挖到一半的时候,一个亮闪闪的东西被刨了出来。她捡起来一看,竟然是一颗大钻石!
这颗钻石重达158.786克拉,颜色呈淡黄色,质地纯洁,透明如水,晶莹剔透。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,比重高达3.52。魏振芳兴奋地大喊起来,周围劳作的人们也纷纷围过来,对着这颗罕见的大钻石啧啧称奇。
二、常林钻石的传奇历程

常林钻石的发现,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。为了表彰魏振芳拾金不昧的贡献和强烈的爱国精神,国家特颁予她千元奖金以示表彰。随后,这颗钻石被命名为常林钻石,以纪念其发现地常林村。
这颗珍贵的宝石并没有就此结束它的传奇历程。据传,在80年代,一位领导人曾借走这颗钻石进行鉴赏,但后来它神秘地消失在他家的写字台上。地质部曾多次派人催促归还,但对方声称可能被保姆当石头给扔了。无奈之下,地质部用有机玻璃复制了一块放在展台上,由两位馆长和一位部长签了张纸条放在保险柜中才算了事。
幸运的是,这颗钻石最终又找到了,并珍藏于中国人民银行。如今,它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宝,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。
三、常林钻石的科研价值

常林钻石不仅是一颗珍贵的宝石,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。它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、寻找原生矿、以及研究天然金刚石形成的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科学家们通过对常林钻石的研究,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~60GPA的环境下,相当于出产的地方要达到地表以下150~200千米深,所需温度一般最低在1500摄氏度。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~9亿年前,在到达地表前已在地球深处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。
通过对生长有钻石的矿物包裹体进行显微分析,科学家们确定了两种基本的岩石类型:一类是榴辉岩类(E型),另一类是橄榄岩类(P型)。这些研究成果,对于我国钻石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。
四、常林钻石的文化意义
常林钻石的发现,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矿产资源,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它见证了我国钻石文化的悠久历史,也展现了我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精神风貌。
在明朝年间,在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钻石发现,但都是零零星星的。真正大规模的寻找钻石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。我国钻石主要产自山东、辽宁和湖南等地,现已在16个省区发现有钻石。我国目前开采钻石最多的是辽宁省瓦房店的金刚石矿山。
常林钻石的发现,使得我国在世界钻石领域崭露头角,也为我国钻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五、常林钻石的未来
如今,常林钻石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宝,它的未来将如何呢?
首先,我们要保护好这颗珍贵的宝石,让它继续闪耀光芒。其次,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常林钻石的科研价值,为我国钻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常林钻石所蕴含的文化精神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。
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常林钻石将继续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,成为我国的一颗璀璨明珠!